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
小糖果丫丫
2023.12.03 16:00
557瀏覽
1回答
愛笑的琪琪
想必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沒有孩子之前,感覺自己說話輕聲慢語,可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后,像是裝了擴音器,天天在孩子后面喊。有時候脾氣上來了會控制不住的打罵孩子。但殊不知這只會導致惡性循環(huán),那家長該怎么正確教育孩子呢?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
1、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
如果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恐懼,見到爸媽就發(fā)怵,躲避、遠離、不敢接近。由于害怕挨打,爸媽讓他干什么,孩子就會本能的完全順從,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會變得懦弱、自卑。
2、孩子情緒會變得暴躁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還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難以相處。經常挨打的孩子,長期壓抑的情緒難以得到釋放,脾氣會變得十分暴躁。而且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還會給孩子造成一種誤導:暴力解決問題。會導致孩子在家里得不到釋放的情緒,發(fā)泄到外界事物上,比如欺負其他小朋友,暴力破壞公共財物等。
3、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孤僻
常挨打的孩子還會變得孤僻,容易帶來自閉癥傾向。父母的打罵,讓孩子失去安全感的保障,孤立無援,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沉默。
父母應該怎么處理與孩子的關系?
1、恰當的處理
家長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適當的冷處理會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會有收斂的表現。當家長在覺得孩子有自我認識錯誤的表現時,家長再對孩子進行教育。
2、不要對孩子妥協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好一定的制度的時候,就不要輕易去修改,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行。因為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輕易妥協了孩子會使孩子以為不聽話、哭鬧是一種最好的表現方式。
3、冷靜解決問題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不要沖動去打罵孩子,家長應該放平心態(tài)認真和孩子說話,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雖然說家長對孩子吼叫可以使孩子在短期內得到控制,但是時間長了家長對孩子的這種教育就會出現很大的偏差,使孩子對家長的這種方式感到反感,所以說家長盡量不要對孩子進行吼叫!??
4、不拿孩子做比較
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誰誰家孩子有多好,誰誰家孩子有多聽話,誰誰家孩子成績有多好,這么做的結果最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沒有別人好,導致“破罐子破摔”這個是很不好的,本來孩子的內心就脆弱,這樣一說就更加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5、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做父母的,應該把自己的人生經驗教訓、認知感悟、看法觀點、想法建議,如實分享給孩子,給孩子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提供足夠的人生選擇。至于最后到底如何去做,這個應該由孩子自己拿主意,由孩子自己去選擇。
6、對孩子不要隨便許愿承諾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動不動就向孩子許愿,而實際上自己往往又做不到,也就是,承諾了卻不能兌現。這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信譽威信就會慢慢喪失掉,不僅如此,這還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情緒。
上一篇: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心理
下一篇:14歲女孩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