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步琳萌新
2023.11.16 16:43
385瀏覽
1回答
木子李005
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1、做一個好的榜樣
孩子們總是從他們的父母那里學到最多的為人處事之道。孩子,特別是小孩子,多多少少會認為他們的父母是永遠正確的。他們認為父母總是很聰明,很厲害——基本上不會做錯誤的決定。
所以盡你的能力去樹立這種理想的形象。當你想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或者發火之前,想想你給他們帶去的榜樣作用。你想教育孩子們形成什么性格,你自己要先做到:尊重、友好、誠實、善良、寬容等等。
2、學會關懷孩子
說關懷孩子而不是寵愛孩子是因為孩子是自己的每一位家長都會寵著的,但是要有一個度,寵愛孩子有可能會發展成溺愛,而溺愛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說,在平時的時候要對孩子多一些關懷,可以使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長。
3、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個家庭如果經常充滿歡聲笑語,那么這個家庭一定富有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自然會樂在其中,身心就能得到健康成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家長應該利用節假日開展家庭娛樂活動,帶著孩子在大自然中游玩,比如去某個景點去欣賞風景;二是應該始終保持家庭和和睦睦。
倘若父母經常吵吵鬧鬧,孩子的心里就會感到不安、壓抑和焦慮。如果父母雙方互敬互愛,和諧相處,孩子生活在其中自然會感到溫馨、快樂和幸福。
4、學會道歉,讓孩子學會變得自信
大多數家長都把學生分數作為評判學生成績的唯一標準,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如果家長一味地用分數去檢驗孩子的話,這讓孩子會失去自信。
家長也需學會道歉。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家長自身做錯了,選擇道歉的話,你們的一句“對不起”會對孩子今后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養成好習慣
家庭要形成固定的作息時間,家長要自覺遵守,長時間會促使孩子時間觀念的形成,為自覺遵守紀律,講究社會品德打下基礎。
6、嚴格要求孩子
真正的嚴格要求來自父母對成才標準的正確理解,也是來自于對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的掌握,任何嚴格要求要使用合格的教育變成孩子的意識行為,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要相信教育的主導的作用。
7、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家長應該積極主動與老師聯系,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積極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孩子集體榮譽精神和社交能力,家長也要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的活動。
8、經常和孩子談心
父母在和孩子談心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是長輩就高高在上,要求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這是錯誤的想法,談心要在平等的基礎上才會有效果。
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位置上,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真心換真心,只有孩子愿意跟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才有可能成功。
上一篇:性格軟弱的孩子怎么變強
下一篇:怎樣幫孩子建立自信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