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學習的孩子怎么辦
星稀小可愛u
2023.11.09 23:33
592瀏覽
1回答
小文媽媽
家長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應該都清楚孩子的想法,所以,面對不想學習的孩子,家長可以利用當初孩子心性的思路,再結合多年以后積累的經驗,去給孩子一個系統且合理的教育,引導孩子做出改變。
不想學習的孩子怎么辦?
1、從多方面評價孩子
評價孩子不要只盯在考試成績上,要從多方面評價孩子。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如:文明禮貌、熱愛勞動為慣、動手操作、善于觀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善于創新的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學知識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熱愛學習。不光學書本是學習,學習書本以外的有用的東西同樣是在學習。
2、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也是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這樣的學習意志力會更加持久。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愛上學習。
3、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丟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4、改善學習環境
為了改變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習的理解,我們必須首先改善他們的環境。良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作。社會的鼓勵、家庭的關懷、老師的關注、同學的友善,都有利于營造重新學習和學習的氛圍,消除厭學兒童被遺棄和歧視的感覺。只有這樣,孩子們的學習感覺才能從厭惡轉變為恐懼,變成快樂和舒適,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生活和學習。
5、注意過程,注意細節
父母不僅要注意孩子的學業成績,還要注意孩子的學習和變化過程。他們應該更頻繁地交流,經常檢查和監督,以便為他們的孩子創造一個穩定情緒的良好環境。注意細節的過程,用孩子分析成績好或差的具體原因,學習方法,如何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然后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弱點,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
1、家長期望過高,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
其實有些家長對自家孩子的情況不太了解,在孩子稍稍在同齡人嶄露頭角時,就認為自家孩子是少見的“讀書天才”,天天強迫著孩子好好學習。
而孩子原本展現出來的成績,可能是自發性地出于對學習的興趣。在家長對孩子施加壓力后,甚至每天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念叨,“我們全家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孩子身上反而會承擔更大的精神壓力。最終孩子承受不住了,就會選擇叛逆和自暴自棄來應對。
2、 父母逼迫太緊,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
還有些父母奉行的是虎媽式的教育法,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掌控得非常嚴格。日常規定好了孩子每個時間段要干什么,周末還要送孩子去已經報好了的各種課外班。
父母對孩子逼迫得太緊了,使得孩子自己沒有一點空閑的時間,這樣反而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他會認為自己就是家長手底下的傀儡,一點自我的興趣和愛好都不能擁有,只是為了圓家長一個“好孩子”的夢想。這些孩子在變得叛逆之后,很容易讓家長警醒過來,原來他們逼迫的腳步太緊了。
3、 孩子缺乏動力,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
還有孩子本身自己的問題,他對于自己的學業缺乏學下去的內發動力,感受不到一點在學習中的快樂。其實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建立起對于學習的正確觀點。他們沒有感受過憑著內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一步步嘗試去自我探究一件新事物的學習歷程。他們學習的東西都不是他們熱愛的,而是被大人給強行灌輸的。
上一篇: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不愛學習怎么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