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學就不想學怎么辦
琪琪小崽崽
2023.11.09 23:29
459瀏覽
1回答
小耳朵寶寶
孩子在小學就不想學怎么辦?
1、父母自己先對學習感興趣
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經常談論令你感興趣的事情,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他自己就會被感染。
2、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直到發現興趣所在
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他們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加速前進。
3、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
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引導孩子體會學習快樂,關鍵是讓他主動體會,這樣他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導了,他自己也形成了這樣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么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地凸現出來。
4、明確目的,列好清單
父母必須首先幫助他們明確目的,并向他們展示學習帶來的好處。例如,參觀各種博物館向他們展示知識的力量,例如閱讀許多名人傳記,向他們解釋成功人士源自努力的學習等。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適度給予他們獎勵,讓孩子能看到希望。
5、共同面對,跨越挫折
當孩子遇到學習瓶頸時,也會導致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學會面對孩子,以幫助他們克服挫折。例如,一個孩子在某個時間做數學問題時經常會犯錯,并且失去了信心。父母此時不能說:“你為什么這么笨!”,最好不要說:“沒關系,別人也做不出來。”因為第一句話會使孩子自暴自棄,第二句話會使孩子產生放棄的想法。
正確的方法是告訴孩子:“小時候,爸爸常常覺得計算很難。后來,奶奶每天要我做一百題來練習。這個過程很辛苦,但后來我真的很少在計算方面出錯了。”孩子會容易接受,而且理解學習的進步與努力是分不開的。等孩子也通過努力提升了能力,他們實際上是跨越了挫折和困難,有了更多的自信。
孩子在小學就不想學的原因:
1、孩子的娛樂時間被剝奪
好些家長望子成龍或者盼女成鳳心切,在孩子幼兒階段報了各種興趣班,平時孩子除了幼兒園,還要經常奔波于各種“學習”之間,有的都不是孩子感興趣的或自己選的,只是因為家長覺得對未來有用。
正是家長的這種名義上的“愛”占用太多了孩子的游戲時間,剝奪了他們選擇的權力,使得孩子非常疲憊,再加上部分家長太強勢,孩子表達感受后絲毫沒有改變,或者孩子自身根本不敢跟家長表明自己的情緒,導致內心壓力越來越大,漸漸厭惡學習。
2、家長太嚴苛,要求過高
現在有些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基礎或者拔高,給孩子報各類學科輔導班,有的甚至一科報多個,線上加線下,孩子每天要消耗大量精力去應對校內和校外的作業,疲憊不堪,逐漸厭倦學習,跟家長對立。
3、家長吝嗇鼓勵,愛攀比
有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缺點,忽視其進步或優點,孩子的努力完全看不見,這很難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也不容易幫孩子建立自信心。
比如明明孩子的成績從50分漲到70分,多了20分,有很大進步,而且這20分都是努力換來的結果,但家長仍是抱怨“每次都是班級倒數,連個90分都考不了,一點都不爭氣,以后能成啥大事。”,本來就是一次考試,孩子卻因此受到人格攻擊,時間長了,如果努力依舊不被認可的話,孩子不再會主動努力改變,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自暴自棄。
上一篇:孩子不愛學習只想玩
下一篇:小孩就是不愿意學習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