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厭學的時候家長該怎么辦
小艾米寶寶
2023.11.08 10:39
500瀏覽
1回答
小言的媽媽
當孩子厭學的時候,可以說家長的教育是最用心且有效的。厭學孩子在別的任何人眼中只不過是一個不好好學習的小孩,在別人那里就是舉重若輕,完全不用在意的。但是,孩子出現任何問題,在家長這里都是底線,不容侵犯。
當孩子厭學的時候家長該怎么辦?
1、明確孩子學習的目的
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上學,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而家長也只是以“其他小朋友這樣做,你也應該這樣做”來引導他。久而久之,當孩子在學校遇到難題的時候,就會認為上學和學習是家長布置給他的煩心事。
而孩子在剛上小學時候,認知能力也并不完善,家長切勿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孩子既不能領會,家長也白費了口舌。因此,家長可以言簡意賅的和孩子說,“去學校是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樣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輕松解答了。”
2、適當安排勞逸結合
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會讓他在書桌前學習很長時間,旁邊又有家長看著,孩子肯定會有很多緊張的情緒。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的確很重要,但家長們卻忘記了孩子愛玩的天性。
因此,不如適當給孩子安排勞逸結合。例如學習了一段時間,便可以放松一段時間。一般來說,孩子的專注力在18-28分鐘左右,家長教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不能刻意強求。只有這樣,才能一點一點地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3、避免體罰和責罵
我國有句老話“嚴父出孝子”,指嚴格才是對孩子的愛,而溺愛是對孩子的害。的確,家長不能任由孩子自己發展,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生活上的安排,才能讓他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但是嚴格并不代表可以隨意責罵和體罰孩子,尤其是當孩子的成績不理想、總寫錯題的時候。責罵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越來越厭惡學習和學校,甚至會對此產生恐懼,遲早有一天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4、不要過于在意孩子的成績
現在的孩子,雖然物質生活條件比過去好很多,但是所要面臨的壓力也在逐漸增加。學業繁重,競爭環境激烈,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必然會造成孩子的落差心理肆意橫生,這都是擊垮孩子的“罪魁禍首”。很多孩子厭學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喜歡讀書,而是在多重壓力的作用下,選擇用不讀書的方式去逃避。
如果是這個原因,家長就需要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不要過于在意孩子的成績,要讓孩子明白,讀書的目的是充實自己,而不是要名列前茅,成為別人眼中的優等生。
壓力是相對的,可以使人斗志昂揚,也可以讓人一蹶不振,所以說,家長要適當地釋放孩子的壓力,讓他們接受自己的不足與平庸,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以一顆平常心看待成績的起起落落,不會因為一次兩次的失利開始妄自菲薄,也就不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5、多讓孩子跟同齡人接觸
不合群的孩子,在學校常會覺得孤獨,總是獨來獨往,長此以往,他們很難喜歡上學校的生活。因此,家長平時要多帶孩子出門,讓孩子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偶爾再約上孩子的同學們一起郊游,給孩子創造交朋友的機會。同齡人之間會有很多話題,當孩子有知心朋友的時候,就不會覺得上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相反,孩子會越來越期待學校生活。
6、積極關注
孩子出現厭學跟家庭教養方式有莫大的關聯,要是孩子的厭學心理異常強烈,家長千萬不要采用暴力的方式讓孩子妥協。這個時候,暴力只會將孩子推得越來越遠。家長需要積極關注孩子,消除孩子的警備心,鼓勵孩子放下對讀書的成見,讓他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上一篇:四年級的孩子厭學叛逆怎么辦
下一篇:對于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