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
2022.11.30 15:58
349瀏覽
一個孩子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那他背后必須有父母不斷的鼓勵和肯定。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成績總是不好,顯然這是個普遍現象,因為成績對于孩子總是沒有上限的。
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
1、一起尋找成績差的原因
孩子成績不理想時,爸媽應該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可以讓孩子說完原因后,爸媽再結合自己的觀察做出補充,比如:“你覺得平時花太多時間看電視玩游戲,有沒有影響到成績?”或者“會不會寫字太潦草,讓老師看不清楚答案呢?”這樣也能激發孩子的反思,產生想要改變的念頭。
2、不要拿其他孩子作比較
很多家長(包括老師)喜歡拿成績好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作比較,自以為這樣能刺激孩子努力學習,其實這是非常不妥當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拿別人的部分優勢來刺激自己的孩子,這樣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會讓孩子養成攀比心理。最好的做法是拿孩子的過去跟孩子的現在對比,然后告訴孩子有多大的進步,會讓孩子充滿信心。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不能過于緊張,不然會把這份緊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那么孩子的成績下降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孩子的成績下降家長應該如何做?
1、切忌打擊式教育
在孩子陷入低谷的時刻,家長和老師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恨鐵不成鋼,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這樣做的家長或老師,無疑是教育界的泥石流。當孩子成績倒退,并且久久不見起色的時候,內心是迷茫且悲傷的,而這個時候再迎來家長和老師的心理打擊,只是讓孩子的心理雪上加霜,變得更加灰心喪氣,甚至開始放縱,不拿家長和老師的話當回事。
2、不要動怒
遇到孩的考試不好的情況,家長大可不必一開始就動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給孩子施壓。要知道,孩子考試考得不好,他自己本身就有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那些本來平時學習就很主動的孩子。如果這時家長再抱怨孩子,孩子就會感到很委屈很無助,這無異于雪上加霜,不利于孩的學習和健康的成長。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多家長很容易糾結在孩子丟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么會丟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相比于孩子沒有拿滿分,家長更應該關心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養成了好習慣,孩子現在的學習是否卓有成效等。
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
1、和孩子溝通談心
分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孩子之間的及時交流。例如,家長是否想過孩子成績的下滑是情緒問題引起的呢?不管大人還是孩子,行為都會受情緒影響。孩子和老師、同學之間的相處,和父母的關系,都可能成為情緒的爆發點。
2、改善孩子的學習方法
學習講究的是學習方法,如果孩子只會一味地死記硬背,多做題,肯定學不到真知。這樣孩子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沒有融會貫通,付出10分的努力,可能連3分的收獲也沒有。因此,家長要注意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
每次考試完,家長都比較關心孩子的成績,看到孩子進步了,就很高興,但是看到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下降了,家長就會發脾氣,那么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1、與孩子老師多些交流
孩子在家里的表現,父母應該是最清楚的,那么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最清楚的應該是孩子的班主任或者各科的老師了。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但回家之后和你說的肯定會是非常好,可是在學校表現好,又努力學習,怎么成績會突然下降呢?家長要和孩子的老師們多些交流,詢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養成的,這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點點滴滴積累。比方說,孩子之前只是將錯題改正,突然有一次,他在改錯之后還做了思考,為什么自己做錯了,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解出這道題,這時,孩子就是在反思。如果家長發現了,要給與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孩子只要堅持下去,就是非常好的習慣的養成。
初中階段孩子成績差,家長應注意引導孩子的方式,幫助孩子擺脫學習上的困難,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孩子考差了家長應該如何對待?
1、接受孩子的失敗
家長過于在意孩子的成績與結果,孩子自然而然地會過于在意自己的考試成績與結果,害怕失敗,最終在“我很棒”“我沒用”的拉扯中迷失自我。與其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倒不如多關注孩子的進步,告訴孩子:輸并不可怕,怕輸才可怕!
2、尊重初中孩子
考完試,家長首先需要和初中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考試情況。然后,家長指導初中孩子對考試卷進行仔細分析,找出考試失分的地方和原因。家長仔細分析后,教孩子改進學習方法,改變考試技巧,提高初中孩子學習考試能力。
家長如何有效的和高中生進行溝通?這一直是家長們比較頭痛的問題,孩子高中以后,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情緒也會隨之波動,有技巧的與孩子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應該如何和高中生溝通?
1、專注尊重
如果孩子回到家跟你繪聲繪色地方講學校生活,而你卻在玩手機,或者在鼓搗電腦處理工作,孩子也會覺得索然無味,便失去了講下去的欲望。所以如果孩子愿意分享的時候,請停下手上的活兒,專注聽孩子講,充分尊重,孩子才能越來越愿意分享。
2、不評價不建議
千萬不要孩子一開口,就教孩子做人,比如你要這樣,不能那樣。父母社會閱歷多,經驗豐富見多識廣,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少踩坑,總是不由自主給建議,教孩子做人做事。而十五六歲的孩子在生理上基本上成熟了,相當于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標準,很難聽進父母勸告。
家長在與孩子談論學習時,應多去和孩子談過程,而不是分數。因為比起分數,家長是應該更加去關心,孩子的學習過程和生活狀態。這樣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就會有安全感,也就會有學習動力,做事會更專注,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會變好。
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
1、無論孩子成績如何,父母都應該給予理解和尊重
孩子學習成績好壞,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只需要尊重孩子的成績,不是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學習是為了讓父母滿意。應該讓孩子知道,考多少分是自己行為和努力的結果。一次期末的考試,也僅代表一個學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內容掌握程度,這并不是一成不變。
2、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
在此過程中,無論孩子處于哪種原因致使考試丟分,父母都不要責備。我們幫助孩子梳理考試內容,不是為了指出孩子的錯誤,而是要把孩子的關注點,引回到如何學會的問題。
上一篇:七年級生物孩子怎么學
下一篇: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