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做學業規劃
2022.10.19 17:20
507瀏覽
做一件事,要明確為什么做,達到什么標準,還要知道如何做,這就是規劃。其實孩子在學習中也要做好學業規劃。只要做好學業規劃,孩子才有目標的學習,這樣有了前進的方向,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好。
如何給孩子做學業規劃?
1、確立目標方法
既然是學業規劃,就要圍繞學習展開,最直接的就是為孩子選一所好學校。所謂的“好學校”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標準。共識的是,要有歷史,有名氣,有平臺,有綜合實力。但這樣的學校也有問題,比如,孩子是否喜歡?所以如何評價一所“好學校”,需要結合家庭與孩子的實際。
2、提升能力方法
通常只看到考試的總成績是多少分,這樣做的缺點是對孩子單科成績變化不敏感,無法掌握孩子具體哪門課成績上升,哪門課成績下降,所以要化整為零,對每一門課單獨考核,這樣就可以發現孩子對哪些學科有興趣,又對哪些學科提不起精神。發現了問題就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單科成績提高了,總成績自然就會提高。
作為家長,當孩子做某些事的時候,我們要盡量給予及時的正面的反饋,多鼓勵,少打擊。哪怕孩子做得不是那么好,也要找到積極的一面予以肯定,而不是盯著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不放手!
如何提高孩子內驅力
1、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信任
給孩子足夠的“權力”空間,讓他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讓孩子擁有足夠的機會和條件去探索他所好奇的事物,在過程中享受求知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2、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交流
嘗試去理解孩子在做事情過程中,會產生的受挫感受,不再因為孩子沒有做好某件事情而輕易對他發脾氣,取而代之以理解與支持,真正去認可孩子在做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努力,給孩子以肯定;當孩子需要幫助時,適時給予支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強有力的后備力量而非“監工”。
盡量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自主性是獲得內驅力的前提條件,給于孩子自由,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動力。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要相信孩子最終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1、給孩子樹立榜樣
榜樣可以是名人傳記、也可以是偉人言行,也可以是自己。對于我家孩子來說,他的榜樣通常是身邊的:比如孩子班上的同學,或是同事、朋友的孩子,甚至認識不認識只是一起玩過的孩子。榜樣也不需要完美,不是361度無死角,每次只是一件事,示范作用只要一點就好,就事論事、現場發揮。大家伙兒對這些都駕輕就熟,不贅述。
在順應和發掘”需要”這一階段,孩子的好勝心、同伴效應,自然也是可以”利用”適當的刺激,不過分就好,不能搞成比較了,不然就適得其反,那“別人家的孩子”反成仇了,而不是榜樣。
2、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
培養孩子的內驅力,要求父母既要適當的放手,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只有讓孩子在有方向感的快樂和有成就感的驅動之下,才能引爆內驅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1、不要動不動就吼孩子,用耐心鼓勵來激發學習興趣
在完成學習目標之后,要給予孩子肯定,父母的肯定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要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肯定孩子進步的過程,而不是只注重結果。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的,只是努力不夠,提高自身能力,享受學習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隨之而來的學習的主動性也會高漲,對學習也會更有興趣。
2、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新鮮感
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需要長時間堅持的枯燥的事,每天都需要重復一樣的事時間長了自然會失去興趣。適當的娛樂是必要的,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之余增加一些新鮮的有趣的、不會給孩子造成額外負擔的娛樂活動,多參加親子活動,哪怕是晚上出去走走也好,陪孩子打打球,郊游,撈魚等,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只看成績,自己就是學習機器。
創造條件,做好引導。一旦發現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特長,要積極地創造條件,同時要降低啟動難度,像游戲升級一樣,引入成癮機制,讓孩子不斷從中找到成就感,提高內驅力。
如何激發青春期孩子的內驅力
對當代動機理論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心理家Deci和Ryan認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因此,激發孩子內驅力,應該從以下三點入手:
勝任感:讓孩子覺得他能做到
一般來說,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好某件事情時,更能積極采取行動,并且遇到困難時也會勇于面對。相反,如果孩子對要做的事情沒什么信心,不覺得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它時,就會拖拖拉拉,而且中途稍微遇到些阻礙就容易放棄。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相信孩子的能力,在孩子能勝任的領域培養他的自信,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例如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幫著一起采購食材等,從一件件日常小事中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孩子的勝任感逐漸增強。當然,在孩子做成一件事時,家長應給予孩子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好,好在哪里,激勵他的后續行為,使孩子的自信心得以提升、勝任感得到滿足。
給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自己做作業,自己檢查作業,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讓他自己去做。幫助孩子建立起思考的能力和自信心。跟孩子一起讀書,大聲朗讀,空閑時間聊書,分享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在歡樂的氛圍內愛上讀書。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1、要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會、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5個層次,只有滿足了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才能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吃不飽、穿不暖、缺少安全感、體驗不到親情友情、得不到尊重等是未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的具體表現,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要被滿足。
2、和孩子尋找學習的動力。年紀小的孩子認知有限,光靠自己無法找到學習動力和目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巨大的成就感,讓孩子體驗學習帶來的好處。
比如,可以為孩子設置閱讀打卡小目標,每天堅持閱讀30分鐘以上,堅持100天,就可以實現孩子的一個不過分的小心愿。
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愛上學習,在學習中感覺到樂趣;多鼓勵,多肯定,多引導;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更容易進入學習的狀態,感受到成長進步的快樂。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力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就喜歡干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是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有利條件。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就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找他的閃光點。
2、讓學習變得有吸引力
父母要認真地聽孩子講述在學校的見聞,有意識地對孩子講述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這樣就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意識,即學習是愉快的、有趣的。
上一篇:初二的數學孩子聽不懂怎么辦
下一篇:高三最后一年可以逆襲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