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舉措為
小青橘麻麻
2022.07.25 18:34
1495瀏覽
1回答
步琳萌新
語文素養的內涵,對我們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也是個想要體融入社會、和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而這么重要的語文素養,我們要怎么提高呢?
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舉措為:
1、聽說結合,感受語言魅力,培養語感
“聽話是憑借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復反映信息,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p>
可見,聽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鑒于此,在語文課堂上,舉行課前美文欣賞活動: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接收優美的語言,經過大腦的加工后,對聽到的美文進行評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要積極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度,培養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語感。如此經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2、讀寫結合,培養語感
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底蘊、提高語文能力、培養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后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
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復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奏、語流反復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了“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會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出。
3、勤記多背,積累知識,豐富語感
“語感要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感知?!憋@而易見,生活經驗和自身的知識積累是語感的源泉。初中學生由于生活經歷不足,實踐經驗有限,所以,勤記多背,積累知識,將語言材料內化為自己的言語,將是積累、豐富語感的重要途徑。
學生需要養成哪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養成自覺預習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有關資料,課前熟讀課文,從而能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認真思考,這樣課前預習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養成認真聽講習慣
在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傾聽,抓住關鍵詞、句,充分明白對方講話意思。除此之外。還可以從音樂、廣播中汲取文學素養。
(三)養成積極表達習慣
在家庭中,社會上,要鼓勵學生與人積極交流,在說的過程中,學生會獲得很多的語文信息,語言表達也會得到提高。
(四)養成熟讀精思的習慣
論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許多著名的作家能寫出不朽的文學作品,閃耀著思想的光輝,煥發出獨具一格的魅力,無不是讀書深入思考的結果。因此要學會獨立思考、多思、善思。
上一篇:五年級孩子數學成績差怎么才能提高
下一篇:五年級數學基礎差從哪開始補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