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孩語文基礎差怎么辦
薇薇寶貝520
2022.11.30 10:34
461瀏覽
1回答
小艾米寶寶
孩子走過了“三年級現象”,到了四年級,家長以為語文學習可以穩定持續了,結果發現孩子干什么都不行,寫作業也不專心、不愛閱讀、甚至越來越拖沓。那么四年級小孩語文基礎差怎么辦呢?
四年級小孩語文基礎差怎么辦?
1、保持正確的溝通
家長在了解孩子語文學習跟不上了,尤其是到了四年級,這些信息很大一部分來自老師的反饋和試卷上的成績。加上孩子日常的一個學習狀況,家長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情況也不了解,于是在溝通上就容易抓不到重點,只會抱怨和指責。首先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的語文學習情況,基于“跟不上”的情況,一般都是孩子的學習表現很差,上課不聽講,作業完成不好,簡單的基礎知識點掌握不牢,所以才會和家長溝通孩子“跟不上”四年級的語文學習進度。家長要了解的信息,應該是先和老師溝通,全面了解孩子。
2、寫作要多看,多聽
很多四年級的同學不會寫作文,總是寫不好,考試也經常因為寫作文被扣分,這是因為在三年級階段就沒打好寫作的基礎,寫作能力也很難提高。四年級的寫作練習仍是處于寫作的初級階段,剛開始起步,同學們需要做到會,還是需要多練筆的。了解四年級的寫作目標就知道,四年級的寫作練筆,還是在把句子寫完整,把段落結構寫清楚。
3、閱讀中抓住重點
在閱讀中,想要理解作者表達的含義,就需要對文中關鍵的內容反復理解。比如文章的題目,文中的關鍵詞等等。如茅盾為什么以“子夜”這個詞命名小說呢?通過分析這個詞,我們知道,子時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兩天交替的時刻。“子夜”正是借助自然時間交替的含義,預示當時中國的社會矛盾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很快就要迎來新的曙光了。理解這個關鍵詞的意思之后,對我們理解茅盾的小說就有了很好的啟發。
4、養成摘記的習慣
閱讀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僅靠一時的學習,是達不到提高理解力的效果的。因此,需要督促孩子多閱讀優秀書目,使課內外的閱讀形成互補。比如,課堂上老師只講了老舍《茶館》的節選,但是孩子如果能在課外多閱讀幾本老舍的書,他們對老舍的文章風格,以及時代特征就會有更好的理解。
5、做個有心人
備個小本子,看到有好詞好句把他們記下來,;生活中,有好的素材也隨時記錄下來。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它也是一個語文修養積淀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如果,同學們能按照以上的要求踏踏。實實地做到,定會有所收獲。
6、多接觸大自然
要知道生活才是“大課堂”。語文絕對不是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課堂,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
上一篇:剛上初中孩子成績一落千丈
下一篇:一年級孩子不開竅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