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如何溝通
豪豪小寶寶
2022.11.17 17:30
385瀏覽
1回答
含含媽媽
溝通,不要局限于語言的溝通,還可以采用玩游戲、聽音樂、做有益的事情等方式培養親子關系,最主要的是在溝通中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家長和孩子如何溝通?
1、采取不同的方法溝通
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溝通。如果孩子性格內向,父母應主動與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談談學校、老師、同學,對某一社會現象發表看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時,父母應予以贊揚;當孩子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父母也不要急于指正,要耐心地與孩子交換看法,統一認識,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地愿意與父母交談。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歡交談,父母就應多聽孩子講,這樣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并信任父母。
2、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難處
家長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煩心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難處,產生為父母分憂的念頭。當孩子能夠理解父母,愿意為父母分憂時,家長要表示欣賞,并與孩子一起出主意,想辦法,采納孩子有價值的建議。這樣,孩子會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長大了,同時又使孩子學習到為人處世的正確方法,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3、了解孩子現階段的情況
了解孩子在現階段的關切。孩子近期在校園的學習生活,可能無憂無慮。但是一旦面臨各類考試,他也會緊張和焦慮。這時候,作為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家長要多方面了解,這種關注不一定是直接在學業上的。孩子需要的可能是給家長對他的理解:學習過程中必要休息,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視頻,聊聊天甚至玩會兒游戲。這些都是減壓的良好途徑,他們需要家長更多的理解,這時候家長盡量多做自己的事,不要眼睛只盯著孩子。
4、陪伴與親情同在
在最好的學習時光,作為家長只需要拿一本書,坐在沙發上靜靜的看書;或者工作上的事情需要你打開電腦,做個計劃、完成表格等。你只要在孩子身邊安靜的做你自己的事情,言傳身教。孩子耳聞目染,他的心情就會得到一絲安慰。他感覺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家庭中所有人都要完成自己的事情,所以盡心學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5、平等交談,友好交流
孩子最在意的是他自身的權利要享受,他的人格要得到足夠的尊重。任何事情都要敞開心扉,家長不要過多猜忌孩子的行為。青春期的孩子最希望得到家長的信任。因此家長要是先講清楚學習的規則,然后認真遵守。如有違反,再批評教育也不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總是以家長的威嚴逼迫孩子對自己的服從,這樣會讓孩子逐漸產生抗拒心理,形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上一篇:初三上學期應該怎么做
下一篇:初三孩子成績怎么提高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