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人溝通能力差怎么辦
銘花糖寶貝
2022.11.16 11:28
408瀏覽
1回答
木子李005
有的孩子不管在家里還是外面,都很會說話,討人喜歡;有的孩子在家里和誰都能聊的來,但是一到外面就害怕,不愿意和別人溝通;還有的孩子和不熟悉的人呆在一起會感覺很不自在。
孩子與人溝通能力差怎么辦?
1、學會找到聽者的興趣
說話者總是得不到他人的回應,內心必然是焦躁不安的。要想彼此建立好溝通的橋梁,首先需要確定他人的興趣點,當然這點離不開父母的細心指導。孩子在小時候是不會明白如何和他人進行興趣表達的,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了解這點,比如通過換位思考,和孩子聊一個孩子不感興趣的話題,看看孩子的態度,再聊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兩者的心態進行對比。讓孩子自我去感受,這樣對于孩子而言也更能理解。
2、通過興趣話題,建立思維邏輯
孩子之所以沒有什么話講或者不愿意講話,可能就是他對話題不感興趣,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尋找共同話題來改變。家長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最容易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因此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比方說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兒童讀物,這樣既讓孩子學習了知識,又增進了親子感情,還可以幫助孩子get到溝通的良好方式。當然在看書的過程中,家長們可以嘗試引導孩子建立思維模式,也就是講話時的邏輯程序,有時孩子的溝通能力弱很可能是思維邏輯的缺失。
3、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父母可以溫柔的話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覺得父母在意孩子的感受。
4、尊重孩子
我們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先要傾聽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正確的部分,并讓孩子對出錯的部分負責。尤其有分歧的時候,可以和孩子進行辯論,只要孩子能說出正當的理由,就要肯定孩子的觀點。
5、孩子說的話,父母要認真對待
孩子長大、會說話后,那么,對于孩子所說的話,父母都要認真、耐心地對待。當孩子說出一句很好、很有道理的話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給他點贊,鼓勵他繼續說下去;如果孩子說的話不正確,父母也不能直接說他不對,而是應該找出孩子所說的話中正確的部分,對他進行鼓勵,然后再糾正孩子說得不對的部分。
6、多陪伴孩子,多溝通
家長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更愿意去與別人交往。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也能發現問題,及時給孩子指導和建議,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做得更好。溝通能力好的孩子有著非一般的魅力,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讓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更好地進入社會和適應社會。
孩子溝通能力差的表現:
1、說話無邏輯
每個孩子從出生之后,就是獨立的個體,需要學會獨自說話,當孩子真正能自己說話的時候,才算是真的長大,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有的孩子雖然可以說話,但是所說的話卻前后毫無邏輯性,因為和所以完全不搭邊。這種孩子看似“會講話”,其實表達能力完全不合格。像這種說話毫無邏輯的人并沒有年齡的限制,有些成年人也會有這種表現。
2、重復、啰嗦,說不到重點
說話不停地重復、啰嗦,說不到重點,說了半天別人也不知道在說什么。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剛開始學說話的孩子很煩、很啰嗦,各種詞語重疊,不停地重復同一句話。小孩子學語言期間會有這種表現,當然同樣也會存在語言能力弱的人,出現這種情況,普遍都是超過了說話年齡,表達能力依舊不清晰,即是不會說話的表現。
3、想表達卻說不出
還有一種表現就是,說話者知道自己想表達什么意思,但是講述了半天,就是說不出事件的重點,典型的心里有數,嘴上說不出。不像表達能力好的孩子,心里知道怎么說,語言表達很簡短就可以說到點子上。
4、表達無法給出回應
他人在發表完自己的感想之后,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回答,用何種語言和他人去溝通,從而出現尷尬的場面,這同樣也是表達能力弱的表現。這種情況普遍都發生在成年人的身上,相反有些溝通表達能力強的人,無論他人表達什么,都能夠輕松地應對。
上一篇:孩子上初中不聽話成績也不好怎么辦
下一篇:男孩初中成績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