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木子李005
2022.10.22 18:31
600瀏覽
1回答
家有倆寶
習慣是什么?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所以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1、樹立目標
有了努力的目標,學生才會有努力學習的動力和方向,學生一旦確立目標之后,一定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前行的。沒有目標的學生則每天漫無目的地學習,不知道學習為了什么,也就缺少了動力,也就沒有學習的效率,那何談習慣的養成?
2、家長監督
學生自控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在學生努力過程中,一定要有家長在旁邊提醒和監督,確保學生能夠按最初的方向去堅持,并且達到每天要達到的效果,打了折扣的行動還不如不行動。(提醒不是頻繁地沒完沒了地嘮叨)。
3、培養孩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師和家長不要埋怨孩子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責,要鼓勵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積極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動腦筋,切忌煩躁、死記硬背或放下不管。
4、培養孩子養成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
經常督促孩子按時復習當天課程,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是幫助孩子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為第二天上好新課打下基礎的好辦法。如果當天所學的知識不鞏固,甚至沒 有學會,日積月累,在學習上就會產生積重難返的大困難。
5、教育孩子養成做完作業細心檢查的習慣
做作業時一般都是整體知覺在發揮作用,不少孩子只顧趕進度、出思路,很少顧及到一些細節問題:在作業中常常出現差錯,不是寫了錯別字,就是、看錯運算符號或 者少做了習題;做完作業之后,應該教孩子及時從整體知覺調整到部分知覺,從細微處檢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長、教師最好教會孩子檢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題、漏答、漏單位等,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
6、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當孩子學習上有困難問家長的時候,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地引導孩子,讓他覺得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完成的,對自己增加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7、及時改錯的習慣
家長給孩子準備一支紅筆,當孩子的作業和試卷上出現錯誤時,及時標注出來,并隨時改正錯誤,最好建立一個錯誤收集本,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匯編”等形式分類記載,這樣可避免下次出現類似錯誤。
上一篇:怎樣快速把英語給學好
下一篇:物理提分技巧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