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基礎差如何補救
含含媽媽
2022.07.28 17:47
671瀏覽
1回答
小耳朵寶寶
小學數學基礎差,首先要知道差在哪里,是計算能力差、還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是審題理解不行、還是空間觀念不足,總之要找到“病根”,分析出“病因”,才能“對癥下藥”。找到數學基礎差的根源后,才能對癥下藥。
小學數學基礎差如何補救?
1、鞏固基礎知識。要熟記概念、定義、定律、定理、運算法則、運算律、各類計算公式、各種計量之間的進率。理解、知曉各種定理、公式的推導、驗證過程,并能自己完成這些過程。要做到爛熟于心。
2、提高計算能力。要能熟練進行各種計算,特別是簡便計算。計算是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簡便計算則能提高創新、求變能力。
3、提升審題能力。所有的填空題、選擇題、動手操作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題型,都通到一個審題問題,審題能力非常重要。通過審題要能知道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要用到哪些知識點,有沒有陷阱,有沒有最佳方案等。只有通過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大膽猜想、細致求證、準確計算、熟練運用,才能避開陷阱、直奔主題、精準解答。可見審題能力之重要。
4、增強交流能力。文流心得、辯論得失、取長補短、追求最佳,此乃學習進步之捷徑。真理越辯越明,交流越多越益。交流互鑒,互通有無,才能交相輝映。交流能力亦是求知解惑的最佳能力。
5、增加練習密度。“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強調的是練習的密度和頻度。任何知識要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須經過不斷的操練,方能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熟能生巧”!
小學數學基礎差的原因:
1、學習過程中,數學定義、公式記憶不熟練,基本解題步驟和方法掌握得不扎實。這樣的同學在平時看書的時候覺得這些差不多都會了,但一遇到考試,才發現實際上還有很多知識并沒有完全掌握,經常遇到做題模棱兩可的苦惱。
2、在學習的時候,雖然對相關知識的概念、公式、基本解題方法暫時都記住了,可并沒有及時應用,其中的解題方法得不到及時的鞏固,這樣時間一長就會發現,之前靠短時記憶的內容竟然都忘了,或者基礎的題型稍加變型就不會做了。
3、每個人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思維習慣也各有所長,有些同學比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維,對于數學的數字和邏輯思維相對較弱。這樣的同學對于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可能在遇到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的處理上會感覺比較吃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