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2022.08.24 16:49
437瀏覽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如果家長們,想要教育孩子的學習,那么空洞的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對孩子的影響力大。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那家長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這樣孩子才會跟隨著家長一起學習。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1、從學習習慣的培養上督促孩子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搞好學習的重要基礎之一。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雖然不能在學習的具體內容上對孩子進行指導,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是有能力的。
一是不允許孩子邊做作業邊看電視。教育孩子做作業時,要集中精力,專時專用,不要三心二意。二是要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督促孩子按時回家,不允許孩子在外打鬧、游逛,避免形成不良習慣,使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有規律。
這樣,孩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也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更大進步。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好是在孩子上幼兒園至小學三年級以前。這個時候孩子的求知欲比較強,對什么都好奇,喜歡問“為什么”。這個時候的孩子開始慢慢有自我意識,且越來越強,他的興趣愛好也越來越多,喜歡看電視,喜歡玩手機,喜歡做各種游戲等等,這個年齡段也正是培養孩子性格和良好習慣的時候,家長給他開了一個什么頭,鋪的什么路,他就按照這條路慣性走下去,剛開始的時候還需要家長幫助他們抑制各種誘惑,比如看電視、玩手機等,等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增強,學習已經慢慢成為了習慣。那么,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相對固定的作息時間。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從良好的時間觀念入手。每天,學習、活動、休息、睡覺等都要有相對固定的時間。比如小學階段5時半至6時半,進行語文學習;7時至8時,學習數學;8時至8時半學習其他的。這其間可根據學生自身學習情況及作業情況靈活安排。但那是作為學習時間而相對固定下來。時間長短因人因作業量而定。如此,有個相對固定的學習時間,孩子就不會無時間學習而影響了學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實踐證明,孩子的學習一般不會太差。
生活中,一些家長總問作業做完了沒有。一旦孩子答作業完了,就罷。也不檢查,再也不管孩子學習了。這樣,就不好了。孩子學習不能窄化為僅做作業。同時,不檢查就不知孩子作業質量,心中無數,如何幫助孩子。
二、認真對待作業。作業是學習的延續,是對所學知識的深化與鞏固。因此,老師都會布置一些作業。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學生認真對待作業。學會認真審題,答題。書寫認真,作業整潔。完成作業之后,要檢查。學習完要收拾好學習用品,清理桌椅等。如此,以促進孩子認真對待學習。
一年級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要找到方法教育孩子。一年級時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對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幫助。
一年級的孩子如何教育?
1、及時夸獎孩子
如果想讓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進步,那么仔細觀察孩子在學習中注意力集中的點滴進步吧,及時予以鼓勵。比如說孩子過去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僅為5分鐘,而現在他能堅持10分鐘了,那就是這個孩子的進步,就要及時表揚,相信老師的及時表揚會讓這個孩子在10分鐘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2、做事講究效率
教導孩子當堂課的知識點,當時弄明白,或者課后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要積攢問題。課前預習下次課的學習內容,上課要勇于發言,學會問為什么。
初中孩子不寫作業,家長可以了解下孩子不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功課沒學會,還是因為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或者是對寫作業有抵觸情緒,然后再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及時完成作業。
初中孩子不寫作業該如何教育?
1、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于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2、找個共同學習的伙伴
孩子生性有競爭意識,可以找個能引領他學習成長的伙伴-起做作業。例如兩個人比賽誰先把作業寫完,畫起玩測試性的小游戲提高學習興趣等。
高三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再加上進入青春期,所以情緒不是很穩定。家長很難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那么如何教育高三孩子才是正確的呢?
如何教育高三孩子才是正確的?
1、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什么
現在的家長往往都特別忙,沒有時間陪孩子,沒時間管孩子,總是覺得給孩子錢就可以了。其實這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在傷心時,父母能給予關心;沮喪時,能給予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家是個溫暖的避風港。
2、講究方法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共同的心愿。但是,凡事要符合規律,畢竟智力超群的孩子是少數,每個年級、每個學校的第一名就只有一個。能考上清華北京的全國每年才幾千人。要孩子心態好,家長首先把心態放正。要多鼓勵孩子,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和優點。我的經驗是對孩子多鼓勵的同時,發現孩子的缺點,或對孩子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和孩子溝通,雙方達到共識。
盡量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自主性是獲得內驅力的前提條件,給于孩子自由,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動力。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要相信孩子最終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1、給孩子樹立榜樣
榜樣可以是名人傳記、也可以是偉人言行,也可以是自己。對于我家孩子來說,他的榜樣通常是身邊的:比如孩子班上的同學,或是同事、朋友的孩子,甚至認識不認識只是一起玩過的孩子。榜樣也不需要完美,不是361度無死角,每次只是一件事,示范作用只要一點就好,就事論事、現場發揮。大家伙兒對這些都駕輕就熟,不贅述。
在順應和發掘”需要”這一階段,孩子的好勝心、同伴效應,自然也是可以”利用”適當的刺激,不過分就好,不能搞成比較了,不然就適得其反,那“別人家的孩子”反成仇了,而不是榜樣。
2、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
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愛上學習,在學習中感覺到樂趣;多鼓勵,多肯定,多引導;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更容易進入學習的狀態,感受到成長進步的快樂。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力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就喜歡干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是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有利條件。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就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找他的閃光點。
2、讓學習變得有吸引力
父母要認真地聽孩子講述在學校的見聞,有意識地對孩子講述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這樣就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意識,即學習是愉快的、有趣的。
上一篇:如何輔導孩子學習
下一篇:如何快速提高初中數學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