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考不好的原因
小小馨欣兒吖
2022.11.23 13:35
1657瀏覽
1回答
靈兒小可愛606
初中學生有很多歷史成績總是提不上去,甚至還有同學覺得學習歷史很難。即使平時記住了,考試卻不會回答。這是什么原因呢?
初中歷史考不好的原因:
1、缺乏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說過:“教育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生自然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隨之提高。反之,學習將成為負擔,課堂教學必然沉悶機械。
2、記憶力不好
有的學生記憶力比較差,有些基礎知識當天就能忘掉,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記憶方法過于死板,不能理解歷史線索與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所以遺忘速度很快。也有一部分學生知識面過窄,無法讓所學知識與已有知識有機結合,造成所學知識是孤立無聯系的,必然易遺忘。
3、邏輯思維能力差
這些學生平時記憶、背誦與其他學生沒什么區別,但在做題上總是容易出錯。當習題出現歸納、推理、綜合與分析的時候,這些學生的表現不佳。
4、學習方法不得當或努力程度不夠
有些學生主要時間都用在死記硬背上或是一遍遍的抄書,一點不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結果無法形成知識體系,成績不見提高。看似平時挺用功,實則方法不當。
還有些學生自制力不強,貪玩的心思較重。這樣的學生假如家庭和學校疏于約束和管理,很容易學習上處于后進生行列。
初中歷史考不好怎么辦?
1、端正學習歷史的態度
有的學生認為歷史學不學沒所以然,在學習中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不會盡力去學習。所以,我覺得應該先真正弄清學習歷史的必要性。“學史使人明智”,歷史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人,如何處事,學習歷史可以使人變得聰明。
明白了學習歷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態度,才會自覺主動去學好它。有的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也是歷史學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實,歷史很容易學好,每一個學生應該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學好它。
2、掌握歷史的整體結構
學習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們可以主要朝代為線索去學習。
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縱觀歷年中考試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3、注意前后聯系,學會歸納整理
歷史是從古到今發展演變而來的,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經常注意前后聯系,我們就能弄清楚初中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便于理解掌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
4、及時復習鞏固,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不管哪個學科,要想學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績,都必須及時復習鞏固,初中歷史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做到今日事今日 畢,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
上一篇:初中孩子作業做不完怎么辦
下一篇:為什么男孩到初中就會成績變好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