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歷史怎么學
小櫻桃的mm
2022.11.15 19:38
386瀏覽
1回答
琪琪小崽崽
初中階段是較為系統地接觸和學習中外歷史的初始階段,打好歷史基礎,對學生歷史學科的學習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初三孩子歷史怎么學呢?
初三孩子歷史怎么學?
1、要預習
預習主要是知識準備,即上課前獨立地自學好上課內容。調查結果顯示,預習是最容易忽視的學習環節,只有不到20%的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前預習,預習就是農民種地要備耕,工廠生產要備料,軍人打仗要備戰一樣。要想學好,學得主動,必須重視課前預習。預習就象戰前的火力偵察,可以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通過預習可能提高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
2、學會閱讀教材
在歷史學習中,學生在閱讀教材時存在著一種錯誤傾向即把閱讀教材簡單地理解為背教材。實際上,中學歷史教材的語言是兩種語言,即敘述性語言和結論性語言。敘述性語言是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歷史過程的描述,結論性語言是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歷史過程或某一歷史人物的總結和評價等,這部分內容既要記憶,又要理解掌握的。
3、利用好屬于歷史學科的時間
扎扎實實記憶該記憶的知識,還要加強筆頭訓練特別是默寫和每周一測,老老實實訓練不要自己騙自己,也給老師發出錯誤信息,耽誤了老師對你的輔導和關注。如果可能,每天給自己定個歷史學習計劃,除了跟老師走還要知道自己還要補什么。每天加強一點點,積少成多。對于歷史來說,重復是記憶之母,要不斷重復再重復去記憶。
4、正確認識記憶與理解的關系
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需要理解的知識點也非常多,如何認識二者的關系非常重要。很多同學因為記不住或者記住了卻不知道怎么用而厭惡歷史學習。事實上,歷史學習中,記憶是基礎,理解是催化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不可死記硬背,更不可脫離記憶空談理解。
5、反復記憶,持之以恒
人的記憶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學習后出現遺忘是一種正?,F象,為了避免遺忘,要不斷變換角度,進行思考性的記憶。然后學會歸納比較,總結分析,加強對所學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最后提綱挈領,把握全局,即清晰地把握課本內容的連接、線索和事件范圍,從宏觀上把握課本內容。
上一篇:三年級的學生成績差怎么辦
下一篇: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英語成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