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2.08.24 10:50
577瀏覽
1回答
小月媽媽
在我們考試的時候,學生一般都會按照,他的慣性思維,去考試和答題,而想要在考場上現改正,也是什么也來不及的。所以在平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答題習慣,是相當重要的。而這個習慣的培養(yǎng),也需要學生和家長一起努力實現。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1、樹立目標
有了努力的目標,學生才會有,努力學習的動力和方向,學生一旦確立目標之后,一定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前行的。
沒有目標的學生,則每天漫無目的地學習,不知道學習為了什么,也就缺少了動力,也就沒有學習的效率,那何談習慣的養(yǎng)成?
2、家長監(jiān)督
學生自控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在學生努力過程中,一定要有家長在旁邊提醒和監(jiān)督,確保學生能夠按最初的方向去堅持。
并且要達到每天計劃的效果,打了折扣的行動還不如不行動。但家長的提醒,不能是頻繁地,沒完沒了地嘮叨。
3、有條理
做各科作業(yè),要預先安排好時間,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guī)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東西存放無規(guī)律,要用時東尋西找,極易影響學習情緒。
同理,如果做作業(yè)時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肯定就高不了。
學生怎樣學才能取得好成績?
1、考試
考試是最好的復習。考試能告訴孩子,哪些知識點是吃透了的,哪些知識點是薄弱項,以便加以改進。考試還可以鞏固記憶,強化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考試后,還需要分析、反思、整理,才能查漏補缺,取得進步。準備一個錯題本很有必要,尤其要注意錯題的解答過程,一定要反復地復習。
2、建立連接
建立連接是學習的本質,有助于孩子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正把一個知識點弄明白,從而解決問題。
建立連接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畫思維導圖,將零散的知識點,整理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另一種是向自己提問,再回到書中看一遍,檢查自己理解的是否有偏差,加深理解和記憶。
常使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在做綜合類的大題時,更加得心應手,記憶力會更好,學習效率更高。
3、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并用。
要精神高度集中,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條件,學習的時候就應該全神貫注、心無雜念,不要一邊看書,一邊想著球賽的戰(zhàn)況,想著午飯吃什么,想著筆尖是不是歪的。
時間飛逝而過,發(fā)會兒愣、看會兒書,是很容易騙過自己的,可當下課后翻翻書、看看本子,反而納悶了:怎么看了半天一無所獲呢?所以要把精力集中在本上、書上、筆上,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