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王心寶貝5201413
2022.08.02 18:50
614瀏覽
1回答
小耳朵寶寶
我們都知道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我們來說是有益的,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還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所以,家長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孩子受益終身。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重習慣養成。
作息時間表,其實就是給學生訂生活,學習規矩,即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玩,什么時候休息。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孩子不玩痛快,學習時就不會很好集中思想,也不會精力充沛。
2、培養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難關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思考可以使大腦變得更靈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要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把知識學活、用活。
3、培養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要鼓勵他們找出不懂的地方并說明原因,然后積極啟發他們去動腦筋。善于請教的前提就是要敢于提問,勤于思考。所提問題一定要講質量,翻開書本就能解決的,最好自己解決。有些疑難問題,如果自己有嘗試性答案,帶著答案去請教,會收獲更大。學問、學問,既要學,更要問。
4、培養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學生都應該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
這種時間定向能有效的減少學生投入的準備時間,使他們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這樣在訓練學生的專注能力的同時,也能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5、養成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
復習可以把當天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和記憶,起到鞏固的作用;預習是一種課前自學,只有預習了才能知道問題所在,做到心中有數,聽課時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與老師有更多的互動,因而聽講也會更專心,不易開小差。經常督促學生按時復習當天課程,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是打下基礎的好辦法。說
6、踴躍發言的習慣
教師要經常啟發和鼓勵學生勇于講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要十分珍惜和愛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必要時應給予耐心的啟發和幫助,使他們能說清楚、講明白。
7、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答題的基礎與前提。只有審題正確才能順利地答題。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有機地教給學生審題的具體方法。
上一篇:高二成績下滑補救辦法
下一篇:如何發展學習能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