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想遠離父母
2023.11.29 14:40
453瀏覽
現如今有不少家長很苦惱:孩子小時候還很乖,也很聽家長的話,但是越往后,家長管束不住了,孩子不是頂嘴,就是對著干,甚至還說討厭家長,不想在這個家待。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們常見的情況,作為家長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從自己做出改變,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
為什么孩子想遠離父母?
一、過于控制孩子。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我讓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我不讓他做什么,他就得聽我的。這是一種霸道的愛,是“強權”的愛。家長這樣的愛很沉重,孩子容易承受不起。
二、過于嘮叨孩子。
家長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嘮叨來,啰嗦去,是操碎了心。但是這種方法會讓孩子感到很窒息,家長愛孩子的心是好的,不愿意讓孩子走彎路,受到傷害也是真情實意的。但家長用錯了方法。
許多孩子認為,父母的愛有條件,基于孩子的學習成績、行為等標淮。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打掃自己的房間時,他們感覺到父母是愛他們的。但當他們陷入麻煩時,父母的愛就消失不見了。當你的孩子體驗到父母始終如一的愛和堅定不移的支持時,他們覺得自己被接受和認可,這有助于他們發展自尊和自信、建立身份認同、覺得父母愛著他們。當他們被愛時,他們就會學會愛自己。
為什么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一、平時對孩子過分寵愛。
平時,爸爸媽媽對孩子太溺愛,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孩子要什么給什么,孩子張個嘴爸爸媽媽就扔顆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再有能耐的父母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滿足孩子,只要有一次滿足不了孩子,孩子就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了。
二、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分歧。
爸爸媽媽經常為了孩子爭吵,受委屈的一方會抱怨孩子。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溝通,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孩子特別粘著媽媽,偶爾媽媽心煩的時候訓斥孩子爸爸就護著,反之亦然。孩子感覺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態度有差異,于是孩子的感情就偏向于護著的一方,認為另一方不疼愛他了。
很多家長都在反映孩子跟自己的關系不好,不知道該怎么辦?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么跟父母的關系不好,只有找到了原因,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其實,很多原因是在家長身上,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孩子自然也就不會跟家長親,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為什么孩子和父母關系不好?
一、家長對孩子嘮嘮叨叨
在許多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當孩子一遇到什么事情時或者沒有做好事情時。家長便一個勁的嘮叨。而且廢話居多,卻沒有出現任何對這件事的看法和解決方法。更沒有教孩子怎么就做好做了。只有不停的怨言和抱怨。所以,孩子當然不愿聽更不愿和家長交流了。有的孩子甚至以惡語反駁家長。
二、不認真聽孩子話
當孩子主動與家長交流時,家長要耐心的聽取,并能給孩子出主意。不能愛理不理,認為孩子的事情是小事。更不能抱怨孩子連這事也不會做等等言語的傷害。家長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那孩子肯定再也不愿意主動與父母交流。在孩子心里,父母已經幫不了自己了。而且還打擊自己。
孩子拒絕和我們溝通,不僅僅會疏離親子之間的關系,更不利于孩子性格的養成。由此可見,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孩子出現了不愿意和我們溝通的情況,我們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那么,我們怎么做才能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溝通呢?
為什么孩子不想和父母交流?
一、孩子有過說真話而被懲罰的經歷
孩子說真話被懲罰的事件比較少,但也是有。比如發生了一些事,孩子把真相說出來,而父母因為怕得罪別人之類的情緒,從而責怪孩子多管閑事進而懲罰孩子,那么這樣的結果自然導致孩子心底會產生怨氣“明明我說真話,我是對的,但是爸爸媽媽卻懲罰我”。當孩子有這種情緒的時候,慢慢的也變得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二、家長有過欺騙孩子的行為
孩子本身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但當父母欺騙過孩子后,孩子便會產生父母會欺騙自己的想法,慢慢的有什么事都不再肯跟父母說了。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的親子關系越來越差了,越來越多的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著很多的矛盾,孩子討厭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養不熟,不知道感恩,這樣下去的情況就是矛盾越來越多,那么,這種問題,我們家長該怎么解決呢?
為什么孩子對父母厭煩?
1、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很自我,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氣秉性,也不想了解。有的孩子很內向,不愿意表達,但不代表你說的話不會傷害到他。久而久之他對父母的感情就會有所變化。
2、掌控孩子
很多父母都在控制孩子,張口就是“都是為了你好”。孩子會掙扎甚至想逃離,但是父母手中的線已經越拽越緊,雙方的方向是相反的,這樣就會導致矛盾越來越多。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發現,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談心,基本上一回家就是回到自己臥室,然后啪的一聲將房門關上,徒留父母一聲嘆息在門外。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呢?不少父母為了尋求原因和改變現狀絞盡了腦汁,卻還是無法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不如家長們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一下。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1、被家長的脾氣鎮壓了
有些家長脾氣急,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很多時候被這種暴脾氣嚇得不敢說話,久而久之,就更不敢說話了。
2、還把孩子當小孩子
孩子和父母代溝。孩子不斷長大,他的觀點和思想和你截然不同,對于某件事的看法你和他總是會出現分歧,你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他不同意你的觀點。因此,他會越來越不想和你說話。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很多自己的小心思,在家庭教育好的家庭里,孩子會非常愿意和家長進行溝通,甚至是討論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因為家長會給予孩子無限的信任和理解。但是家庭教育不好的家庭里的孩子,就會不愿意和父母說話,也是為了避免親子矛盾的產生。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
1、與孩子溝通中缺乏平等
與孩子平等溝通是很多家長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當孩子和你表達一些想法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肯定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還小孩,你懂什么?這樣的話不僅會挫傷孩子表達交流的意愿。更會讓孩子感到與你沒有共同的話題,這就會導致孩子不愿意與家長多說。
2、親子關系不好
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孩子和父母既是親人又像朋友,大家是平等的,是民主的,不是父母控制孩子,孩子沒有發言權。如果親子關系達不到這種境界,孩子覺得反正自己說了也白說,還不如不說,慢慢地就不愿和父母溝通了。
上一篇:孩子對父母充滿了恨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出現情緒時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